學習障礙剋星系列 – 下集 – 恐懼

Posted by on Feb 1, 2012 in 心理輔導/Counseling, 最新消息/News Update | 1 comment

學習障礙剋星系列下集恐懼 

 

上集提到「心散」是其中一個熱門的學習障礙剋星,今集想同大家分享的另一著名學習障礙剋星便是「恐懼」。

 

「我最恐懼的事就是恐懼。」這句話是在十六世紀,由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所說出的。不錯即使筆者在寫這篇交章前,也有恐懼! 恐懼什麼?就是恐懼是否有靈感來臨,可以把臨床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向大家分享!

 

根據维基的定義,恐懼(Fear)是指人或動物面對現實的或想像中的危險、自己厭惡的事物等產生的處於驚慌與緊急的狀態。同樣的,「恐懼」也有很多花名的,例如「害怕」、「討厭」、「抗拒」及「驚慌」等等。在病理學上,過份的恐懼可被界定為恐懼症(Phobia),亦作恐慌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特徵為發病者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縱使發病者明知不會受到傷害,也無法控制恐懼的情緒。Phobia跟 Fear的意義不同,Fear是表示對可怕事物的恐懼,不是病態反應,然而Phobia卻是一種病態的反應,它是指對不該害怕的事物產生恐懼。

 

在臨床的經驗上,孩子在學習上大都「害怕」學習英文,其他亦有「討厭」上數學科、體育科,「抗拒」默書、測驗或考試…等等。雖然未至於發展為病態的反應,但孩子抗拒學習足以令家長爸媽頭痛!而一些較極端的例子莫過於有一個七歲大的男孩子無意識地藉著生病(嘔吐)來表達「討厭」上課。經了解後發現男孩子「討厭」或「抗拒」返學的原因是他來港只一年時間,由於他說的廣東話不「正」,故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取笑為「大陸仔」。男孩子藉著生病掩藏內在恐懼被取笑的經驗及感受,免卻自己處於沒尊嚴的羞愧之中。因此「討厭」是一件漂亮的外衣,雖然可暫時發揮掩藏內在恐懼的功能,但同時地,她亦阻隔男孩子面對「討厭」、「恐懼」的機會,而助長這小小的「討厭」、「恐懼」成為其中一項較難克服的學習障礙剋星之一。

 

家長爸媽會問為何小小年紀的孩子都會「害怕」學習英文、「抗拒」考試、「討厭」返學呢?心理學家說:要治療恐懼得先找出恐懼的源頭。一般的理解,人的恐懼來自對事物的認識方式,源頭大多是面對生活或精神上的壓力,例如一些不愉快的人生經歷或童年陰影,以致對某些場合或事物非常畏懼,或是對未知事物的不安等等。而根據韋達(Veda)文獻,生物體(人)因為忘記自身的永恆身份(靈魂是永恆而軀體是短暫的),才會產生恐懼。換言之,恐懼來自遺忘的愚昧狀態。情況就像沒有太陽的黑夜一樣。但當太陽再次昇起,超然或善良知識到來,愚昧的黑夜亦即恐懼,便會軀散!

 

所以,要治療「恐懼」,首先要問當事人:「你準備好未?」(Readiness)。雖知道如果我們不願意面對「恐懼」,甚至不承認(Denial)我們內心的「恐懼」,我們是會把「恐懼」裝飾成為「害怕」、「抗拒」、「討厭」…。因此,願意面對「恐懼」,便是成為勇者的第一步。沒有勇氣(Bravery)的臨在,敵不過「恐懼」。而家長爸媽可以問問孩子,你想克服「害怕」學習英文、「抗拒」考試、「討厭」返學的「恐懼」嗎?如果孩子還未準備好,給予多一點時間等候;並告知他或她,你有一些方法可以幫他或她,問他或她是否願意嘗試。如果孩子點頭,家長爸媽便可以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是家長爸媽要為意自己需保持中立的超然立場(Neutral Stand)。意思是家長爸媽避免對孩子需克服的部份有任何批判或批評(Non-Judgmental Opinion)。孩子「恐懼」的源頭,其一來自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負面評價(Negative Judgment),例如家長或/及老師對孩子或學生說「你好似豬咁蠢,讀極都沒用啦!」在催眠學上,如果孩子持續性地接收到此訊息,內心一定不平靜,即時喪失專注力,進一步便會認同及融合此訊息,以「豬咁蠢」為名失去學習的興趣及信心,容讓「恐懼」繼續橫行。

 

第三步是家長爸媽幫助孩子對學習、對考試、對返學等建立心理親和感(Rapport Building)。意思是讓孩子經常品味到正面的鼓勵、滿足感或優越感。雖知道心理親和感可以完全吞沒「恐懼」,但這一親和感需要經常地強化才可發揮作用。因此家長爸媽可以參考親子互動遊戲輔導服務中的「具體稱讚」(Labeled Praise)及「合理後果」(Reasonable Consequence)的技巧,透過持續性地用具體口頭稱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付出,例如多看,多聽,多講 (「具體稱讚」)及給予小禮物(「合理後果」)等等,讓孩子看到自己不斷有小進步,對學習、對考試、對返學開始有正面的看法,於是越學越愛學,親和感及滿足感的種子便會埋下及萌芽! 雖知道4-12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段,要使孩子由「怕」到「愛」的轉變,家長爸媽便要採用以上方法幫助孩子增強對學習、對考試、對返學的心理親和感!

 

當然過份的恐懼,亦可透過用藥控制內分泌水平或採用行為認知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透過意象鬆弛練習 (Physical and Mental Relaxation Exercises)(如有意識及有計劃地發白日夢)來達到減壓的效果。其他亦有逆轉負面想法(Reverse Negative Thoughts) 及轉移注意力(Distraction)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恐懼」。嚴重的話,當然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Helping Professionals),讓勇氣及心理親和感如陽光般遍灑在孩子身上,趕走如黑夜般的學習障礙剋星–恐懼,那樣孩子便可重拾對學習的興趣及信心!

 

參考書目:

  • Michael D. Yapko (2003), Trancework (3rd E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Clinical Hypnosis, Brunner-Routledge.
  • Srila Prabhupada, Founder Acharya of ISKCON (1971), Bhagavad-Gita-As It Is, Verse 9.2, Calcutta.
  • Toni L. Hembree-kigin & Cheryl Bodiford McNeil (1995),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Library), Plenum Press, New York.
  • 彼得森著,杜仲傑等譯(2002)。變態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

One Comment

  1. An answer from an expert! Thanks for cnotirubting.

Leave a Comment